苏呦呦又有了钱,一时之间感觉好像屁股底下的床也没那么硬.了。

    屁股:你净给老娘放那没味儿的屁!

    于是她再次躺下,这次,苏呦呦很快就睡着了。

    一觉起来,天都擦黑了。

    苏呦呦下午没去上工,不过裴母也没提醒她,毕竟家里才刚刚经历了悲痛,儿媳又摔破了头,是该好好养几天,至于以后的日子怎么过,人只要活着,那总是会有办法的。

    陈爱珍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。

    大队长刘庆友也没有叫人来催,毕竟裴家现在的情况他也清楚,让算工分的记工员把苏呦呦的出勤记上请假,就忙着去监督社员们干活了。

    以后还得考虑考虑,看怎么给裴家夫妻安排个轻省的活儿,好多赚点工分。毕竟现在的裴家,可少了一大笔收入来源,不多替他们打算不行啊,可不能寒了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的心,刘庆友心里盘算着。

    今天晚上,苏呦呦还是没有做饭,而是厚着脸皮吃裴母做的饭。

    毕竟,苏呦呦还是有点害怕自己辣手摧花,炸了这个可爱的七十年代的小灶屋,那非得在这个时代出名不可!

    堂屋的桌上摆着香喷喷的红薯干饭,炒了个小野菜,还蒸了碗蛋,加上熟悉的咸菜腐乳两件套,在现在这个年代,可算是豪华配置了!毕竟农家一般没什么喜事,谁会蒸干饭来吃,还是用的大米,虽说掺了些红薯,但已经很奢侈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华国,还是每年给农民定口粮指标的时候,也就是俗称的“口粮线”——丰年皮粮500市斤一个人,欠年300市斤。听上去几百斤的粮食好像很多,其实按天摊下来也就那么点,而且所谓的“皮粮”就是没有磨成米面的带壳原粮。原粮磨成米面一般只有个七成,也就是说最好的年成,每人每天的口粮也不足一斤。

    农民要下地干活,平日里又吃不上油水,饭量自然就大,一斤的口粮是根本不够的。所以大家平常基本都是煮些稀饭来吃,半碗米半碗水,再掺点洋芋红薯,总能混个七分饱。实在有那不够吃的人家,还得偷偷摸到黑市,拿这些精粮去换些粗粮回来吃,可以说,起码队里一大半的人家都是精粮粗粮混着吃。

    按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,农村人哪有天天吃.精粮的,那不是糟蹋粮食吗!就算实在有些粮食富余的人家,那也得把多的粮食存下来或者换成钱,毕竟,这日子,还是得精打细算的过!

    苏呦呦明显感觉到,裴母因为儿子去世的悲痛心情有所舒缓,看来昨天吵那通架,帮她发泄了不少情绪。

    苏家工具人可真好用,看来以后得物尽其用,苏呦呦心里想着。

    苏·工具人·一家:我谢谢你全家!